大愛為公 孝行天下——郭清香教授做客第221期星期四人文講座

發布日期:2017-05-03

浏覽數:

    11月24日晚,以“傳統孝道與現代生活”為主題的第221期星期四人文講座在圖書館報告廳403成功舉辦,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郭清香作為主講人,将傳統孝道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為同學們揭示了傳統的孝在現今時代仍舊具有的深刻意義與深遠影響。

 

11.jpg

 

    郭清香從古有曾參挨打反安慰父親的孝道故事,到陳斌強背母往返山路之間感動中國的故事,為同學們講述“孝”作為炎黃子孫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在古代,人們受到儒家三綱五常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信奉父為子綱,父為子之表率,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都是這個道理。且在古代,統治者将“孝”納入了法律規定之中,“凡子孫違反祖父母、父母教令,及奉養有缺,杖一百。謂教令可從,而故違;家道堪奉,而故缺者,須祖父母、父母親告乃坐。”從律條中可以看到,子女不僅要奉養父母,還要絕對的服從他們的命令,不可違背他們的意願,否則将會受到法律的嚴懲。這是由于古代中國是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家族倫理型社會,家庭起着維護農業生産和維護社會穩定的經濟政治雙重作用,以家父權為核心的中國古代親子法在整個封建法律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2.jpg
 
 
    “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借鑒曆史的種種經驗教訓,合理地看待傳統“孝道”思想十分重要。對于當代大學生,吸收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正确地處理親子關系,。時刻謹記,培育和踐行孝道在當今仍具有時代價值,讓孝續行于天下。
Baidu
sogou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