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皆追憶 寶黛姻緣可歎惋——張梅老師做客第217期星期四人文講座

發布日期:2017-02-17

浏覽數:

    10月27日晚,第217期星期四人文講座于圖書館報告廳成功舉辦。此次講座由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博士、複旦大學文藝學博士後、9455澳门新葡萄文9455澳门新葡萄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張梅老師主講,她以“寶黛姻緣的悲劇意義——《紅樓夢》的偉大貢獻”為主題,通過講述寶黛之間的故事,深入淺出,由表及裡,逐步将寶黛姻緣背後的意義剖析給大家。

3.jpg


    凡是看過《紅樓夢》的人,無一不被寶黛的愛情悲劇所感動。寶黛的愛情悲劇,可以說是《紅樓夢》中最主要的情節線索。紅樓夢所描述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似乎在說人的命運上天自有安排,冥冥之中早有定數。賈寶玉卻偏不信什麼“金玉姻緣”,偏信“木石前盟”。“金玉姻緣”和“木石前盟”其内容的豐富,包含了中國曆史、文化、哲學、美感的深處,結晶了幾乎全部的欲望和沖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沉澱。

1.jpg


    薛林兩人作為兩種對立的審美規範,人格理想和宇宙精神的化身,賈寶玉在愛情婚姻的天平上,他的決定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他雖然深愛林黛玉,但他的力量是弱小的,賈府從上到下,一起來蒙騙他,他愛林黛玉已到癡迷的狀态,在被蒙蔽的情況下,他是無法與封建的婚姻制度相抗衡的。在《紅樓夢》中所描述的那個年代,沒有什麼“自由戀愛”、“自由選擇”、“婚姻自主”之類的愛情觀念,有的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說,封建禮教和宿命論注定了寶黛愛情悲劇的必然性。但是在寶玉、黛玉二人的身上,讀者卻看到了“自由戀愛”。雖然最終二人的美好愛情理想夭折,但其深刻動人、曲折起伏的過程還是令人回味無窮的。
    寶黛不僅在愛情上反封建,而且在對待仕途、科舉、功名富貴等問題上也具有叛逆的思想。正因為共同的叛逆性才把兩人更深的引向愛情;而愛情又使他們走向了更深的叛逆之路。薛寶钗很美麗,脾氣好,博學,會處事,雖然她也曾使寶玉心動過,但因兩個人的思想性格格格不入,一個是封建的叛逆者,一個是封建的維護者,所以賈寶玉選擇了林黛玉,也注定選擇了他們愛情的悲劇。
    整場講座的氣氛良好,在張梅老師的講述過程中,所有的同學都屏息凝神,專注聽講,在老師提出問題時,大家也積極做出回應。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直到講座結束,同學們還是意猶未盡。寶黛悲劇姻緣令人無限歎惋,但悲傷過後,要珍惜當下時光,不辜負每一份美好、不為我們的青春留下永遠的遺憾,才是最重要的。
 

Baidu
sogou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