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抑或新生—傳統漫畫時代的命運抉擇——王九成先生做客第233期星期四人文講座
發布日期:2018-10-25
浏覽數:
2018年10月18日晚7點,9455澳门新葡萄第233期星期四人文講座于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本次講座有幸邀請到中國戲曲學院中國喜劇美學研究所所長、著名漫畫家、學者王九成先生作為主講人。文9455澳门新葡萄輔導員張洋、王元锴出席本次講座。
“一支畫筆,笑世間百态;半張宣紙,諷社會人生。”傳統漫畫用凝練的語言、肆意的潑墨将漫畫人的理想與智慧、風骨與責任躍然紙上。而當今社會面臨變革,漫畫時代也迎來自身的革命。當傳統漫畫時代碰撞飛速發展的現實,國際形勢、社會需求都曆經轉變,傳統漫畫又将如何迎來自己的新生。王九成先生以大師方成漫畫引起的思考帶領我們探尋傳統漫畫的時代命運與社會選擇。
王九成先生以早期傳統漫畫的大師開場,從1898年《時局圖》始,講述20世紀初大師張津光、錢病鶴、沈伯塵,20年代大師黃文農、豐子恺,30年代大師張光宇、葉淺予生平及其漫畫風格與代表作。後王九成先生介紹中國漫畫界“三老”:華君武、丁聰、方成。其中方成先生入漫畫界晚,然而成就斐然。其代表作有《武大郎開店》《康伯》《王小青》等。方成先生任《人民日報》漫畫記者時期,發表大量國際漫畫,畫作中以外國總統漫畫為多數,針砭時弊,抨擊帝國主義對弱小民族的壓迫與侵略,深刻反映了社會現實,描述了悲歡喜樂的時代。方成先生的漫畫一大特點為幽默—戲而不谑,這也與方成先生自身性格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方成先生事業上升時期,遭遇文革浩劫打擊,然而其樂觀面對,沒有選擇自暴自棄,最終迎來柳暗花明,成為一代漫畫大師。2018年8月22日,方成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0歲。而方成先生作為漫畫界“三老”之一,其仙逝也引發人們對傳統漫畫時代的思考。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熱情高漲。王九成先生就同學們所提出的在諷刺漫畫不再适應當今時代需求的背景下應如何将漫畫發揚光大,以及學習漫畫需要怎樣的品質,如何看待興起的悲傷漫畫做了詳細的解答。王九成先生認為漫畫家也是思想家,應先修内再修外,用思想引領潮流。
講座最後,王九成先生為文9455澳门新葡萄題字,并與出席領導合影留念。感受傳統漫畫幽默與諷刺中的人間百态,體悟時代變化中它的抉擇與命運,傳統漫畫時代終将迎來它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