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曲牌世界,品詞間韻味 ——傅利民教授做客9455澳门新葡萄第235期人文講座
發布日期:2018-12-18
浏覽數:
12月12日晚,9455澳门新葡萄第235期星期四人文講堂于圖書館報告廳成功舉辦。本次講座主題為“中國曲牌與中國音樂之關系”,有幸邀請到中國音樂學院傅利民教授作為主講人,文9455澳门新葡萄17級輔導員張洋出席本次活動。
曲牌是傳統填詞制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曲牌唱腔衆多,曲調動聽,每一曲的背後都是一個動情的故事,都能帶來一段音樂的享受。本期人文講堂中,傅利民從中國曲牌與中國音樂的關系入手,帶領同學們走入曲牌音樂世界,感受曲牌音樂魅力。
研究曲牌音樂,就必須具有中國特質的曲牌思維。傅利民首先從曲牌音樂的特點出發,闡述了曲牌音樂層次性、可變性與流動性的三大特點,展示了中國曲牌的豐富内涵。此外,他提出,對于中國曲牌的研究,應有縱向與橫向兩種思維角度。縱向,從曲牌的曆史梳理着手;橫向,對同一時期曲牌在不同地域、不同場合、不同環境下進行對比。他認為,當今曲牌研究的突破點應該是名稱與素材、音樂功能、演奏形式、曲式格式和宮調體系五大方面。
曲牌音樂一曲多變,和而不同,正因如此,每一曲都有獨特的音樂魅力。談到曲牌學,必要談到其音樂功能。曲牌音樂是一種具有治愈功能的美學,煩悶纏身時聽上一曲,生活重新變得多姿多彩。曲牌音樂的研究涉及多種學科,傅利民教授選取中國曲牌研究中的優秀範例,供同學們學習與借鑒。
傅利民認為曲牌音樂研究是中國音樂話語體系建設極為重要的抓手。曲牌對于重新認識中國音樂文化、建立音樂文化體系以及中國音樂的學科發展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他呼籲能有更多的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能夠投身到中國曲牌的學習和研究中。
提問環節中,同學們激情滿懷,就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及困惑之處進行提問請教,體現了北科大學子的求知精神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
最後,傅利民為文9455澳门新葡萄題字,并與出席領導合影留念。曲牌音樂,是中國燦爛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希望在新時代它能夠煥發生機,重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