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傳統文化,濃厚校園人文氛圍。9455澳门新葡萄第213星期四期人文講座以《禮記》的智慧為主題,有幸邀請到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理事陳月華教授為北科學子帶來題為《
<禮記>
中的智慧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禮記>
晚7:00整,陳月華教授的講座正式開始,首先是主持人為大家介紹了陳月華教授的榮譽和經曆,從中我們了解到在近十五年,陳月華教授出版專編著五部,發表論文60餘篇并擔任慕課《自我塑造:成功五要素》獨立主講人等。這樣一位經曆豐富、文學素養高且博聞廣識的教授,令現場學生肅然起敬,并對講座的内容充滿期待。
陳月華教授首先從《禮記》在儒家學說中具有重要地位出發,她指出《禮記》是一部儒家經典資料彙編,位列儒家“五經”之一,并強調作為一部十多萬字的大經,《禮記》中的許多經典論述充盈着哲理與智慧,對後人影響深遠。《禮記》中的智慧,對于塑造我們的品德品位品行,指導我們的人生,具有重要意義。
随後,陳月華教授從《禮記》的誕生講起,她講到,《禮記》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隻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三經"十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整個會場氣氛融洽,同學們積極熱情與嘉賓互動。最後,由文9455澳门新葡萄團委工作負責人于林民向陳月華教授頒發星期四人文講座特約嘉賓證書,為此次人文講座畫上了圓滿的句号。
陳月華教授的講述幽默風趣又不失古典韻味,既切合時代又不顯枯燥無味。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使同學們深刻了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到《禮記》中的魅力,懂得了禮儀道德知識對于不斷提升自我,智慧自我的重要意義。我們相信傳統文化的精髓會被傳承和發揚光大,《禮記》之美将會在當代青年學生身上處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