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音樂曆史 聆聽藝術之聲——王軍教授做客第229期星期四人文講座

發布日期:2018-04-25

浏覽數:

   4月12日晚7點,9455澳门新葡萄第229期星期四人文講座于圖書館報告廳拉開序幕。此次講座以“中國音樂曆史與審美”為主題,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軍受邀作為主講嘉賓。

   音樂,是靈魂的傾述。從遠古萌芽到宮廷戲舞,從風雅并行到今世俗樂,中國音樂發展綿綿不絕,曆久彌新。王軍教授以中國古代音樂發展的四個時期為切入點,深刻講述了中國音樂的曆史與審美;以文獻、實物為例,展現了音樂的表現力與無上魅力。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熱情高漲。

王教授講述 (3).JPG

   王軍教授結合每個時期音樂特點,溯古追今,與同學們分享了中國音樂的曆史發展以及各時期的審美風向。他以考古實物曾侯乙編鐘為例,強調音樂不僅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同時改變了西方對中國的認識,使得中國音樂走在世界前列。随後,現場播放的編鐘演奏《楚商》令在場同學驚歎不已。談及中國音樂發展的高峰,王軍教授談到,秦漢時期中國進入宮廷百戲歌舞與文士音樂并行的時代,被稱為“中國的文藝複興”。百戲、相和大曲、唐大曲、琴歌、琴曲等欣欣向榮,形成中華音樂發展的高潮。 

同學們聽講座 (2).JPG

   随後,王軍教授與現場同學進行了親切互動。同學們興緻高昂,就民樂團的發展、當代社會流行音樂創造的快節奏化以及音樂如何表達不同的情緒等問題與王教授進行了深入讨論。

嘉賓合照.JPG

   王軍教授表示,講座隻是一個窗口,引導學生關注更多有關中國音樂的内容,領悟它,愛上它。正所謂世間多美好,唯音樂,是情之所鐘。

 
Baidu
sogou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