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于社會 關懷在人文——公益實踐者劉福國做客第218期星期四人文講座

發布日期:2017-02-17

浏覽數:

    為加強同學們對公益活動、社會實踐的了解,文9455澳门新葡萄邀請到公益實踐者劉福國老師于11月3日在9455澳门新葡萄圖書館報告廳403進行了第218期周四人文講座——公益實踐中的人文關懷。在同學們陸續到來并坐定、主持人進行簡單介紹後,講座正式開始。

1.jpg


    首先,劉福國老師分享了他們為失獨媽媽組織的活動。他們組織三八婦女聯歡會、舉行集體生日會等,從人文關懷的角度讓她們體會到他們各自的社會身份仍是一個女人、一位母親。引領他們走出在家庭中失去丈夫孩子的黑暗,走向、走進社會的光明與溫暖。同時,劉福國老師也指出一些與此類特殊群體接觸的準則。例如,盡量用網絡等較有隐私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給予他們必須的尊重,不要太走進他們深刻的心靈深處,讓他們有像正常人的生活等。
    其次,劉福國老師分享了給貧困地區學生的救助活動。當他看見社會人士為貧困學生捐籃球、捐書包,而學校卻沒有籃球場,學生腳上的鞋、身上的衣服都成問題時,他意識到公益活動要有精準性,要滿足受助方的基本需求,而不是想到什麼捐什麼,或許他們需要的隻是一把有靠背的椅子這種最細微的東西。

2.jpg


    最後,劉福國老師分享了他們組織的女大學生的特殊寒假作業——為貧困學生織毛衣活動,希望大學生們能真真切切參與進公益中來,并帶動身邊的親朋好友共同實踐行動。告别對社會事件的冷漠,告别一時之熱,用熱情溫暖貧困地區孩子的一生。同時,劉福國老師在提問環節中也提及,希望公益實踐活動能更多的以團隊組織為單位進行,并不斷吸收新鮮血液,讓公益成為一種延續。
    正如劉福國老師的組織被贊揚的那樣,公益不是利用特殊群體來作秀,而是真正的做實事,幫助他們擺脫特殊、走進平凡而普通的社會。公益實踐中的人文關懷不是三言兩語,而需要你我共獻力。帶着這種人文的思考,本次講座完美落下帷幕。

 
Baidu
sogou
Baidu
sogou
Baidu
sogou